1. 门架不得有变形和焊缝脱焊现象,内外门架的滚动间隙应调整合理,不得大于1.5mm,滚轮转动应灵活,滚轮及轴应无裂纹、缺陷。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%。 2. 两根起重链条张紧度应均匀,不得扭曲变形,端部联接牢靠,链条的节距不得超出原长度的4%,否则应更换链条。链轮转动应灵活。 3.货叉架不得有严重变形,焊缝脱焊现象。货叉表面不得有裂纹、焊缝开焊现象。货叉根角不得大于93°,厚度不得低于原尺寸的90%。左、右货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过货叉水平段长度的3%。货叉定位应可靠,货叉挂钩的支承面、定位面不得有明显缺陷,货叉与货叉架的配合间隙不应过大,且移动平顺。 4.起升油缸与门架联接部位应牢靠,倾斜油缸与门架、车架的铰接应牢靠、灵活,配合间隙不得过大。油缸应密封良好,无裂纹,工作平稳。在额定载荷下,lOmin门架自沉量不大于20mm,倾角不大于0.5°。满载时起升速度不应低于标准值的一半。 5.护顶架、挡货架须齐全有效。
叉车的轮胎有一个适宜的轮胎气压,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行驶时,轮胎径向变形增大,两侧产生过度挠曲,以致胎冠两侧接地,胎侧内壁受压,胎侧外壁受拉,胎体内帘线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交变应力。 ①在一定的载荷和行驶条件下,叉车的轮胎有一个适宜的轮胎气压,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行驶时,轮胎径向变形增大,两侧产生过度挠曲,以致胎冠两侧接地,胎侧内壁受压,胎侧外壁受拉,胎体内帘线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交变应力。周期性的压缩变形,会回速帘线的疲劳损坏,使轮胎的帘布层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相对滑移增大,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多,轮胎温度急剧上升,使橡胶的抗拉强度降低,帘线松散和局部脱层,遇有障碍受到冲击时就产生爆胎。胎面的压力不均匀,使胎肩部分磨损严重,产生“桥式效应”,胎面呈齿状或波浪状。 ②在一定的载荷和胎压下,车速增加,轮胎的变形频率、胎体的振动及轮胎圆周和侧向的扭曲变形(形成静止波)随之增加,单位时间内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增加,轮胎的工作性能下降,甚至出现帘布层和胎面剥落现象,加速轮胎的磨损和破坏。 ③在一定的胎压下,轮胎超载使其挠曲变形增大,帘布和帘线的应力增大,易造成胎壁部位帘线折断、松散和帘布脱层,胎体帘线的受力将超过设计允许应力和轮胎接地压力,产生的热量增加,胎体温度升高,承载能力下降。同时因胎肩与地面接触产生磨损,尤其在遇到障碍物时,即使一个不大的石块,也会引起胎冠。实践证明,在转弯和不平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,当轮胎负荷超过20%时,其行驶里程将缩短35%;超过50%时,缩短59%;超过1倍时,缩短80%以上。
叉车驾驶应注意的问题 1. 叉车启动异常应立即通知叉车管理部门进行维修,严禁擅自拆修叉车。 2..车辆启动前,必须检查叉车的制动,货叉,轮胎等,使之处于完好状态。叉车启动时应保 持较低的启动速度,驾驶员要查看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,并注意避让。 3.行驶过程中切勿进行上下操作,不准任何人上下车。 4.叉车应平稳启动,转向,行驶,制动和停止,在潮湿或光滑的路面上转向时须减速。 5.作业时严禁超载,偏载。 6.严禁将货物升高做长距离行驶 7.严禁利用制动惯性溜放的方法卸货,严禁使用惯性装载卸货。 8.无法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货叉上不能站人。 9.严禁搬运未固定或松散堆垛的货物。 10.叉车作业时货叉下不得站人。货叉载物升降时,以叉车为圆心半径1M的范围内不准有人。 11.叉车驾驶员损坏物品,设施或发现已损坏货物、设施时要如实上报叉车负责人。 12.停车后禁止将货物悬空。